深刻把握和全面理解“国之大者”的丰富内涵
王京清 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时代党建研究中心理事长 【摘要】国之大者,事关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落实“国之大者”需要准确把握“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维护谁”的根本问题。明确“我是谁”就是要坚守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明确“为了谁”就是要一切为了人民,让人民生活幸福,...
王京清 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时代党建研究中心理事长 【摘要】国之大者,事关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落实“国之大者”需要准确把握“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维护谁”的根本问题。明确“我是谁”就是要坚守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明确“为了谁”就是要一切为了人民,让人民生活幸福,...
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是科学决策的首要原则。自2020年4月陕西考察之后,“国之大者”就成为一个被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提及和强调的高频词。他要求党员干部要心怀“国之大者”、提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应当“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等等,其重要内涵和时代价值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深入探索。 何谓“国之大者”?顾名思义,“国之大者”就是影响国家的...
【摘要】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国之大者”,明确要求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国之大者”是指关乎党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大使命、大方向、大格局、大利益、大战略,是党和政府关注的最核心、最关键、最迫切的问题。“国之大者”是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要事,具有深刻的价值、理论和实践内涵,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指向...
【摘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党中央要求党的领导干部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胸怀‘国之大者’,对党忠诚、听党指挥、为党尽责。”“国之大者”秉持人民至上,彰显历史自觉,坚持实事求是,突出问题导向,强化战略思维,发扬斗争精神。理解“国之大者”的重要内涵和时代价值成为我们理解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点。这需要我们正确理解将现...
【摘要】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人口、社会形势的变化对民生建设造成了新的挑战,国家发展的新目标也对民生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未来推动我国民生建设的战略方向包括:在发展中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以民生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建立更加合理的福利结构和更高效率的运行机制。在具体行动路...
【摘要】“国之大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一大核心主题,具有丰富的时代蕴涵。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指导,是经济领域首要的“国之大者”。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始终贯穿于我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是经济领域坚持“国之大者”的根本指向。抓好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落实是“国之大者”的行动要求,需要继续坚定政治方向、坚持问题...
【摘要】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从环境保护理念到生态文明理念的转换,从对工业文明的科学扬弃到对推动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的认知发生历史性变化,并形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为基础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价值观、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总集...
【摘要】中国曾经向人类贡献了一种国家制度文明,也曾经向西方学习,把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吸收转化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曾因苏联的失败而遭遇了合法性危机和“往那里去”的挑战,资本主义文明也正因全球化赤字等问题而遭遇发展困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回答“应该建设什么样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问题十分重要又充满挑战。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
【摘要】国防安全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国之大者”,与作为中心任务的经济建设等其他“国之大者”历来有密切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果断部署下,确保支撑国防安全的“国之大要”坚实有力,为国防安全各方面的“国之大计”的合理布局和有效实施提供了可靠的器物和制度保障,为护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国之大...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体制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夯实责任外交的内涵。元首外交发挥引领作用,“一带一路”托起近邻外交和发展中国家外交。中国贯彻多元、开放、包容的多边主义路线,做全球重要议题的行动派,展示出“国之大者”胸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时代脉搏,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国际风云...
【摘要】邓小平南方谈话不仅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而且对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个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今天,我们的方向更加清晰...
【摘要】如何保证基层干部选拔任用过程的公正公平、民主透明,涉及复杂的信息与权力的对冲和平衡,也即自下而上的信息流与自上而下的权力流,如何在决定基层干部的选拔任用中协同互动,共同保证选拔任用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只有通过系统化的制度改革,使干部选任工作中的信息流和权力流互动互强,加强干部选任工作的民主基础,保障基层群众和干部的意见建议真正起到影响和决定作用,...
【摘要】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这三个“不变”的核心要义,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从政治维度上看,是确保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不变,这是三个“不变”的根本。从实践维度上看,是确保无产阶级革命党的本色不变,这是不变质的体现,它需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伟大社会革命促进伟大自我革命,从而体现革命党、领导党和执政党“三位一体”的本色。从思...
【摘要】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数字化与生态化融合发展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绿色转型实现积极发展”。当前,生态文明转型面临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低碳转型艰难、生态环境信息流通不畅、数字资本垄断等数字化难题,需要强化科技创新数字化驱动,进行生态治理机制数字化创新,...
【摘要】年轻干部“墩苗”是培养造就德才兼备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举措。要做好“墩苗”干部选拔,严把政治关、能力关、作风关和廉洁关;做好岗前培训和引导,帮助“墩苗”干部坚定信心、躬身入局;推动“墩苗”干部真墩真练,打硬仗、扛重活、攻难关,练就硬本领、真功夫。同时要做好保障服务,让年轻干部在基层得到历练提升,最大限度“墩”出好苗。 【关键词】年轻干部 “墩苗” ...
【摘要】近年来,我国制定了多项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其中“职普比大体相当”受到广泛的关注。要想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均衡发展,需要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的正向功能,包括教育功能、社会政策功能、个体发展功能和经济功能。为此,要努力构建共促职教发展的社会环境,巩固中职的基础性地位,加强青少年的生涯教育和家长教育。 【关键词】职业教育 普职分流 职普比 中职 ...
【摘要】实现普及计划阶段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优化民办高等教育结构不可或缺。基于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学科结构与区域结构现状的分析,发现当前存在层次结构重心低、专业设置市场导向、区域均衡发展不足等问题。优化民办高等教育结构,提高民办高等教育质量,要做到:支持民办高校探索发展研究生教育;扶持民办高校建设基础学科;引导中西部地区民办高校高质量提升。...
【摘要】“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标志着减负治理开始走向学校教育、校外教育协同治理的格局,这是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的重大政策创新。“双减”政策执行的内涵是:学校教育提质增效,校外教育规范健康。“双减”政策执行的理念是坚持教育的公益性,主要体现为: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乎人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良性发展,关乎社会根本利益;促进价值观的培育,关乎国家根本利益。...
【摘要】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必须把生态清洁流域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代际公平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对于流域水资源治理具有积极作用。可遵循“资源共享、代际公平”的原则,协调近期与长远、当代与后代对优质水源的公平需求,探索水污染代际转移问题,构建流域水资源代际公平治理新模式,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与流域环境保护动态平衡。 【关键词】流域水资源 代际公平 ...
【摘要】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成为我国经济领域重要议题。资本作为一种必要的生产要素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但是,多样化资本异化使得资本扩张偏离既定轨道,造成重大风险,潜藏系统性金融风险甚至威胁金融稳定。资本无序扩张具有资本逐利、竞争强化、监管规避和生态构建等内在驱动力,也存在混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监管职能弱化、存在金融抑制等体制...
【摘要】在万物互联、万物智联的时代,数字经济以其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深刻影响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成为构建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引擎。深入分析数字经济对现代产业体系的影响机理,明确数字经济背景下加快构建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的路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数字经济 现代产业体系 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
【摘要】《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推动中国—东盟跨境产业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制度保障,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如制度创新红利亟待释放、我国企业引领产业链重构能力不足以及跨境产业合作平台作用发挥有限等问题。未来,需要以原产地累积规则巩固和跃升区域产业链,聚焦优势产业构建跨国跨境产业链,加快推动跨境产业集聚发展,提升跨境产业合作平台能级,大力...
【摘要】农村金融是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既包括农村金融生态体系的优化以适应乡村振兴全面的金融需求,又包括赋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使其大幅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应持续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促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助力乡村振兴,更好地促进共同富裕。 【关键词】共同富裕 农村金融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
【摘要】中俄结算支付体系“去美元化”与扩大人民币结算有利于避开美国金融制裁,降低外汇互换与结算风险。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美元还存在较大差距。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是应当以服务国内自贸区和境外经贸合作区为主,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关键词】去美元化 跨境结算 国际货币体系 人民币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F821 【文献标识码】A 据“今...
【摘要】以色列是世界上发达国家之一。近年来以色列的人口持续保持增长,总人口增长速度已超过大部分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人口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除了海外犹太移民因素外,较高的生育率是保持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以色列成为世界发达国家中为数不多的收入与生育率成正比的国家之一,没有陷入高生育率的“逻辑悖论”。以色列建国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提高生育率的社会、经济和人文关怀...
【摘要】德国2003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提高生育率的家庭政策措施,而且,德国在各个政策领域实施了普遍的家庭友好型政策措施,这些措施的合力使得德国的生育率近年来有了比较显著的提升。德国的经验表明,以调整人口结构为导向的家庭政策措施的着力目标,应在于为家庭提供物质保障、改善家庭生活与职业生活之间的协调以及提供实现要孩子愿望的可能性,这些目标需要通过时间、金钱...
【摘要】以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为主要内核的东北“四大精神”,曾激励和鼓舞广大东北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担当奉献。面向新时代东北振兴的国家战略目标,要充分发掘东北“四大精神”的新内涵与新价值,以符合时代呼唤、顺应时代发展的东北“四大精神”助力新时代东北振兴。 【关键词】东北“四大精神” 东北振兴 价值意蕴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
【摘要】以现代性为方向,百年来中国乡村社会发生了巨大变迁。乡土文学影响和参与了这一变迁,主要方式之一是从文化和政治层面批判和启迪乡村,引导其进行现代思想和政治的变革,并引起人们对乡村的关注;方式之二是直接介入乡村现实变革中,通过农民的阅读接受为现实乡村运动鼓动和宣传。这些方式之间存在着姿态、立场、方法等方面的不同,在影响效果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当前,乡村...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论述,指引我们看清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文明史意义,现代性地彰显了中华文明的“根”和“魂”,为新时代认识和把握中华文明的根本精神指明了方向。一是中华文明的生命观和历史追求;二是中华文明的学习精神和融合能力;三是中华文明的义勇精神和群体力量。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下准确领会中华文明的“根”和“魂”,才能真切认识到中国共...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两者实现共同发展的需要,而且同具开放性包容性,以及内在价值的契合性与互补性为两者结合提供了可能。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两者的结合在理论和实践上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并浸润到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工作中。新征程上要牢牢把握住这一结合的正确方向,推动实现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
【摘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农村地区落地生根,不仅对农民群体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地区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更事关乡村振兴战略全局。理论上,以利益实现机制、理念嵌入机制、组织动员机制与示范引领机制的结合,推进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内化与践行。实践上,以乡村产业振兴,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物质根基;以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创造社会主...
【摘要】中国古代多数王朝都不遗余力地促进生育。历朝历代的生育政策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鼓励婚配、奖励多生、补助养育、减免赋役等鼓励性政策,另一类是强制早婚、限惩晚婚、限制僧尼和私阉等强制性政策。历代有效促进生育的这些政策措施中,赏罚兼施、婚育并重、与民休息是核心,对于增殖人口、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稳固政权,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生育政策 婚配 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