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首页 > 杂志 > 人民论坛 > 第22期 总第 797 期 2024年12月2日电子版上线
往期回顾: 查看
论坛特稿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制胜方略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关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要论断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创新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发展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布局,是高等教育发挥龙头作用,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高校应充分认识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

特别策划

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学什么,怎么学

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坚强柱石,其理论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强对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些重大理论观点的研究和阐释,特别是加强面向基层和群众的宣传、解读,及时解疑释惑,回应...

理论清醒才能政治坚定

【摘要】理论修养是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理论学习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论断,核心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理论学习首先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关键是抓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桥梁和纽带:政策策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来自对实...

推动全面深化改革高水平部署和高质量落实

【摘要】高水平改革部署和高质量改革落实相互促进、同频共振。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处理好部署和落实的关系的重要讲话,是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引向深入,推动改革行稳致远的重要抓手,为高水平改革部署和高质量改革落实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一体推进高水平改革部署和高质量改革落实,必须深...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特征及实践探析

【摘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作为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一项特色学习制度,是党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不断完善,在形式上强化现实导向,在内容上强化问题意识,在实践中强化机制建设,有效提高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对于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共中央政治局...

深刻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方法论

【摘要】党的创新理论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动纲领,更是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武器。深刻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方法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自信自立,从历史演变和现实比较中汲取力量,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守正创新,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又紧跟时代步伐、顺...

把提高理论素养作为增强本领的根本

【摘要】新时代新征程,党员干部要克服“本领恐慌”问题,就必须把提高理论素养作为增强本领的根本,深刻认识提高理论素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深刻理解我们党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理论素养的历史实践,深刻把握新时代提高理论素养的具体要求,把学习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增强本领最首要的方法、把学习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增强本领...

让理论学习生动起来

【摘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每一名干部的基本素养,也是干部遇到困难后必须开展的寻求“解题真经”的活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动与鲜活源于其与生俱来的实践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基础,也是检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生动性取决于理论的需求侧与供给侧,需求侧既有单位也有干部个体,供给侧包含了教员、教材、教案、教学方式、教学作业与练习...

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理论学习长效机制

【摘要】坚持理论学习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直接决定着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高低,并深刻影响着党的执政地位的稳固。面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广大党员干部需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思考问题、指导实践,以此全面提升现代化建设的能力。为此,建立健全理论学习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而言,需要科学统筹并制定...

言治论理

以标准引领推进制造强国建设

【摘要】标准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依托、国家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也是大国博弈的重点领域。我国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标准化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标准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参与度显著增强,但总体上与世界领先水平仍有差距。以标准化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制造强国建设,需要立足我国的技术、产业、人才、市场等条件,重点在与国际标准对标、在产业升级中增强...

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成就与展望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为建成科技强国打下坚实基础,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包括领导力量、制度优势、战略导向、科学方法等要素的系统全面的科技创新重...

多措并举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摘要】新时代以来,党和政府把促进就业摆在突出位置,持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我国的就业形势总体长期稳定向好。但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技术快速发展应用、就业结构性矛盾等影响,一些群体就业存在一定困难。为此,需要统筹兼顾扩大就业容量和提升就业质量,增强经济发展的就业带动力,有效增加就业需求;塑造素质优良的人力资源,提升就业供给质量;平衡政府...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育方向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我国正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同时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坚持面向市场,突出人才培养的实践性、科学研究的应用性、服务发展的适应性,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新质生产力 产教...

财经视界

科技金融助推高成长性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而创新的重要主体正是千千万万的科创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潜力大的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是当前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生力军和中坚力量。加快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是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路径和必要举措。为了让“瞪羚...

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市场信号传递与平衡关系解析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2024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彰显了中央对深入完善市场准入环境、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营造良好市场经济环境、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也传递出与以往相比更明确的市场信号。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

【摘要】能源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其演进历程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变迁。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以先进的产能助推全球碳减排和绿色低碳转型。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超大的市场规模、完整的工业体系、丰富的人才资源、强大的基础设施网络等,充分的市场竞争也让我国新能源产业得到了进一步淬炼。当前,面对需求激增、国际贸易环境...

环球风云

美国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扩张的动因及其影响

【摘要】近年来,美国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规模大幅攀升,主要源于财政支出高、税收收入低、国债收益率上升、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引致的财政支出剧增等因素。在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市场利率高、扩大开支动机强而增加税收意愿弱的情形下,预期未来美国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将会持续扩张,这将加剧美国主权债务不可持续风险,导致美国国债信用下降,美元地位削弱,全球的金融稳定、通货...

从国际比较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

【摘要】相比传统的安全理论,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种更加平衡、合理的持久和平理论。这一理论不单基于大国之间的稳定,也关切中小国家的安全;不仅强调国家或者国际组织的作用,也主张国家、国际组织和其他行为体一起参与到国际合作中来;不仅关注传统的军事安全,也关注非传统安全,更强调从根本上消除冲突和战乱的土壤。总体国家安全观契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相互依赖、命运紧密...

美国联盟体系对华技术遏制的历史演进

【摘要】美国的全球联盟体系对于维持其主导地位以及实施全球战略至关重要。随着中国经济以及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美国意图借助其联盟体系实施对华技术遏制战略。从“巴统”到“瓦森纳协定”,再到“小院高墙”,美国构建的联盟体系不断调整对华战略。然而,由于美国与其盟友对华经济的深度依赖,以及利益诉求不均衡,加之政府与企业间的利益诉求不一致,联盟体系内部亦存在裂痕。对...

专题调研

创新涉外法治研究与人才培养的湘大实践

【调研背景】湘潭大学一直以智力先行的方式积极参与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成立“非洲研究室”的高校。多年来,该校扎根伟人故里,聚焦中非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有效服务社会,为新时代中非合作贡献湘大智慧和力量。经过40余年的发展实践,湘潭大学现已成为我国涉外法治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镇。 湘潭大学创办于1958年,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湘潭大学”校名,亲...

文化纵横

优化基层文化供给:价值锚定与实践向度

【摘要】基层公共文化供给旨在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由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提供文化活动、设施、产品与服务。基层公共文化供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部分,也是实现文化普惠、促进文化繁荣的重要环节。在新时代背景下,基层公共文化供给应以普惠性、多样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为价值导向,直面基层文化供给错位缺位现象、配套资金与服务内容供给...

建立健全非遗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和监管制度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就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发挥协调机构协同作用,形成合力,确保非遗保护工作责任的落实。建立非遗保护工作监管制度,其内容包括:推进依法依规保护,完善执法检查机制;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建立监测评估机制;实施代表性项目评估,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强化...

爱国奋斗精神溯源

【摘要】爱国奋斗精神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与对时代发展趋势的前瞻引领,更是对中国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挖掘与拓展。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挑战与挫折而不改其志、坚韧不拔,其根本原因在于始终秉持着崇高的理想信念与大无畏的爱国奋斗精神。深刻把握爱国奋斗精神的源流,是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与时代担当的必然要求,也是激发全民族爱国热情、凝聚社会共识、...

史海钩沉

我国古代社会信息的收集与传播

【摘要】中国古代国家政权和个人都有收集和传播社会信息的需求,就国家来说,收集信息有官方固定的机构与官员,还有民间百姓的上书,这些信息是了解地方社会的情况并进行政治决策的依据。同时,国家还要向民间传播大量的信息,这种信息传播实际上是政治宣传和法制宣传,是官民之间信息沟通的主要途径。粉壁、榜文、牌匾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体,是国家信息传播制度的延伸。另外,对于个...

从读书札记管窥道咸年间学风的转型

【摘要】本文梳理曾国藩的重要幕僚赵烈文日记中所见的读书与藏书相关内容。其读书札记特色鲜明,体现出道咸年间时代学风的转型:一是以史为鉴,通观兴衰治乱之源;二是讲求致用,增进经世辅佐之才;三是会通儒释,以寻修心化境之道。日记还记录了赵烈文四处访书购书的经历,并录有书目;又记中年后修筑天放楼,用以藏书及金石碑帖,使之成为晚清江南地区的知名藏书楼之一,体现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