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首页 > 杂志 > 人民论坛 > 第5期 总第 804 期 2025年3月17日电子版上线
往期回顾: 查看
特别策划

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底气与信心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编制的谋划之年,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备受关注。实现5%左右的增长目标,底气何来?回望2024年,我国GDP总量首次突破130万亿元,同比增长5%。经济总量规模稳居全球第二位,经济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经济体量,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

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内在逻辑与实践理路

【摘要】在全球经济形势不明朗、外部需求不确定性增加以及国内经济结构深度转型的大背景下,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被视为推动中国经济回升向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基于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可知,随着中央及地方政府政策的有序实施与市场信号的逐渐明晰,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韧性与活力,并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持续孕育出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特点的新增长动力。2025年,更...

“中国制造”:攀“高”向“新”韧性足

【摘要】当前,中国“世界工厂”地位保持稳固,制造业展现出强劲韧性,攀“高”向“新”趋势明显。在产业发展层面,中国制造业稳步转型升级、向高质量发展主要得益于创新驱动、数智化赋能、供应链布局调整以及深化改革的作用。应该看到,中国“世界工厂”地位仍面临挑战,同时存在继续攀“高”向“新”的机遇与良好条件。进一步提升中国“世界工厂”地位和水平,需要稳定制造业比重...

“新三样”产业的创新发展与破局突围

【摘要】近年来,我国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不仅成为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更在全球绿色产业变革中彰显中国力量。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创新发展道路:在技术突破上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在产业生态上形成上下游协同的创新集群,在市场拓展上开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格局。这一发展历程生动诠释了技术...

深刻把握国有资本“三个集中”的历史主动

【摘要】国有资本“三个集中”是新时代以来党领导国家经济建设取得系列成就的关键经验,是在不断丰富对“两个大局”重要认识进程中形成的规律性认知。做大做强做优国资国企迎来战略窗口期,构建与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相适应的国资国企高质量治理体系意义重大。国有资本“三个集中”体现了新时代新阶段党中央对国有资本运行规律的科学把握,需要从理论向度、实践向度、价值向度...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新动向

【摘要】近年来,民营经济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与动向,也存在着新的发展诉求。通过开展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新动向调查发现,我国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升质量效率,超过半数的受访企业表示正在进行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升级和绿色化升级;创新营销模式拓展市场渠道,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推动产业融合与协同发展,通...

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

【摘要】构建系统高效、科学合理的人才支撑体系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和动力源泉。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长期过程,只有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各类人才才会大量涌现,继而拔尖创新人才才会脱颖而出。对此,要从优化人才引进、目标激励与环境塑造、构建完善的人才聘用、评价、管理体系,以及涵养企业家精神、倡导...

人工智能驱动中国经济产业升级

【摘要】人工智能引发的经济变革将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重塑生产力底层逻辑,开辟价值创造新维度,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作为破解传统增长瓶颈的数字钥匙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连接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在全球竞争格局中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人工智能产业在底层技术、人才储备、数据流通及法治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短板,中国应探索出一条分层突破、生态共建的发展路径,使富有活力...

民生关注

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现状、挑战与趋势

【摘要】当前,我国已基本实现DRG/DIP付费统筹地区全覆盖,在规范医疗机构管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降低群众就医费用时间成本、提高医保基金使用质效和可持续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医保支付改革的专业性强、复杂度高,深化改革、提质增效还面临多重挑战。基于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历程和现状、趋势和意义的全面论述,本文对我国推进DRG/DIP付费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深入...

直面超级老龄化:日本医疗与财政体系改革及启示

【摘要】日本是世界老龄化率最高的国家。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日本遭遇劳动力匮乏、经济失速、医疗资源吃紧等难题,财政不堪重负。对此,日本在医疗、财政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出台诸如抑制医疗开支、强化健康管理、打造“地域综合照料体系”、调整养老金领取年龄、提升消费税等应对措施,也收到了一定成效。当下,中国的老龄化呈加速态势,预计2030年前后中国将迈入超级老...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实践与创新方向

【摘要】农村集体“三资”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不仅关乎农民福祉,还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乃至国家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当前,由于农村集体“三资”的产权所有和管理主体具有多元性、管理对象具有复杂性,存在法治化和规范化管理较为滞后、资源开发和资产利用效率不高、资产运营风险防范意识较弱、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水平,需要加快...

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建立健全与创新应用

【摘要】网络法治建设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也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和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要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信息革命发展大势的深刻洞察、对网信领域风险挑战的清醒认识、对网信工作目标任务的战略把握,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网信领域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我们要...

热点透视

人工智能的迭代演进及潜在影响

【摘要】随着DeepSeek的火爆出圈,人工智能作为当前全球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正在迎来智能化升级浪潮。人工智能的应用不仅不会对就业市场造成显著破坏,反而有助于重塑劳动力市场结构、推动就业增长、缓解收入不平等、创造更公平的就业机会。人工智能的发展势不可挡,与其合作共生是劳动者适应数智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此外,应在重塑生产生活方式并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

我国高质量场景数据集的供给现状与发展策略

【摘要】要素化的数据资源通过场景面向的结构性整合过程形成场景数据集,对于垂直模型预训练、大模型强化微调等人工智能技术场景具有核心意义。然而,我国现有数据市场与数据平台的场景化供给能力受限,高质量场景数据集所涉开放共享标准、质量评估机制等配套规则尚不完善,以致人工智能产业中合成数据增强、后训练推理强化等前沿优化方案难以实现。为全面激活与大规模释放医疗、交...

准确把握“三大全球倡议”的时代意义

【摘要】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分别致力于推动构建发展共同体、安全共同体、文明共同体,形成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独特方案。三大全球倡议具有独特的历史厚度、理论深度、实践力度与世界风度,有力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助力世界繁荣发展、维护全球和平安全、推动全球文明进步的世界意义。由此即可从实然性上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也可从应然性...

财经视界

耐心资本: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

【摘要】作为一种具有明确指向性、长周期成长性、风险规避性和总体收益性的中长期投资,耐心资本能够助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从中受益。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耐心资本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数字产业集群是耐心资本实现长期价值创造和风险分散的重要平台。对此,需要通过大力推进数字技术创新、推动数字产业对实体经济的高效赋能、发展数字消费等政策措施,让耐心资本更...

老字号企业的文化特征与高质量发展

【摘要】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老字号提供的产品、服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良好的社会信誉,契合了当下消费者对产品兼具文化情怀和优良品质的消费诉求,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当前老字号发展仍面临文化传承断层、创新能力不足和文化影响力局限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可通过完善技艺人才激励机制、深化产学研联动、加快出海进程等路径,推动老字号高质量发...

中国企业海外经济利益保护机制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通过完善境外投资法律框架、健全海外市场合法权益保障体系、打造全流程服务体系,逐步形成覆盖投资前中后期的“护航链”。然而,复杂国际环境下企业“走出去”仍面临外资安全审查收紧、部分地区安全风险较高等多重考验。对此,可以从双多边投保协定、跨境税收争议解决、创新利益相关方合作、多层级风险预警与应急响应等方面不断完善企业海外经济利益保护机制,...

引导数字游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摘要】随着数字时代到来,数字游民这一新兴群体引起大众广泛关注。数字游民离城入乡,在乡村扎根创业,积极寻求生活与工作的平衡,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力。引导数字游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可从三个维度着手,实现从乡村“外来融入者”到“在地改造者”的身份转变,从乡村“相互陌生”到“携手同行”的角色转变,从乡村“栖息地”到“创业园”的发展转变。 【关键词】数字游民 乡...

党史党建

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之法

【摘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不折不扣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落地的成效。当前一些干部在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方面存在着短板,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是提升其素质能力的重要举措。对此,要突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着力提升干部的理论素养与政治素质;强化干部履职能力专业化培...

“两弹一星”精神的形成与传播

【摘要】“两弹一星”精神是历史的财富,也是未来的灯塔。在伟大精神感召下,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把爱国主义精神化作创新创造的精神自觉力,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塑造为披荆斩棘的精神自信力,把大力协同、勇于攀登显化为创新实践的精神主动力,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新时代,我们要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将精神力量外化...

文化纵横

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创新驱动力研究

【摘要】博物馆文创为中华文化与现代生活有机交融架起了“桥梁”,让历史与艺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博物馆文创产业繁荣的背后是“核心驱动力+三大内源驱动力”构成的创新驱动系统。文化资源转化力是核心驱动力,技术创新推动力、市场需求拉动力和政府政策引导力是支撑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的三大内源驱动力,共同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界表达,融...

文创产业撬动“萌经济”现象探析

【摘要】地方毛绒文创产品的热销带动了“萌经济”的快速崛起。萌经济通过一种拟人化塑造,使对象产生“萌”的共鸣,通过赋予产品以人的“萌化”,同使用者产生共鸣、交流。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毛绒文创产品热销,将“萌经济”由可爱外型的情绪价值这个单一维度拓展到了故土情怀和文化自信的立体维度。地方毛绒产业“萌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仍需要在避免同质化、加强文化挖掘和提...

以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是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的重要举措。要加快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创新开展网络外宣,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从而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关键词】中国式现...

史海钩沉

招幌的历史及其社会功用

【摘要】招幌是古人行商坐贾的标志物,是商家为了招徕顾客、显示经营特色的物质与文字标志。作为中国传统的广告艺术,招幌的形式多种多样,既有牌匾、门联,也有实物幌、模型幌和象征幌,集中体现了我国商业文化的底蕴和个性。无论是在熙熙攘攘的闹市,还是在偏远的乡野,人们都能通过店家的招幌找到需要的生活物品与生活服务。在招幌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中国城乡生活的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