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局部“塌方式腐败”的调查分析
重要发现: 57.1%的受访者认为局部地区系统性“塌方”对当地的政治生态破坏更严重。 41.8%的受访者认为“塌方式腐败”的主要动机是上级有保护或上级贪腐。 54.6%的受访者认为“塌方式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官商勾结”和“权力寻租”。 52.4%的受访者认为处于腐败“利益链中心”的官员应得到最重的惩罚。 41.5%的受访者希望强化政府和社会等多元化监督以避免局部“塌方式腐败”...
重要发现: 57.1%的受访者认为局部地区系统性“塌方”对当地的政治生态破坏更严重。 41.8%的受访者认为“塌方式腐败”的主要动机是上级有保护或上级贪腐。 54.6%的受访者认为“塌方式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官商勾结”和“权力寻租”。 52.4%的受访者认为处于腐败“利益链中心”的官员应得到最重的惩罚。 41.5%的受访者希望强化政府和社会等多元化监督以避免局部“塌方式腐败”...
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反腐败力度的加大,一系列大案要案被查办,诸如山西窝案、中石油窝案、发改委价格司窝案、湖南衡阳选举案等,这些地区所呈现出的局部“塌方式腐败”,发人深省。为了有效遏制官场类似“塌方式腐败”的发生,必须首先揭示此类腐败形成的内在机理。 “塌方式腐败”呈现出高度组织性和嵌入性 所谓“塌方式腐败”,本质上是一种系统性腐败,“塌方”是对其“抓住...
自国家产生以来,就有了公共权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种公共权力具有不同的性质和阶级属性。公共权力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能够被运用来为全体人民或政治系统所代表的集团及其成员服务、谋利;一方面,它也可能被运用来为权力掌握者自身、亲属或小集团牟利。一般说来,前者所谋取的利益是正当的,后者所牟取的利益是非正当的。这种牟取非正当利益的行为就是腐败。 “塌方式腐败...
“塌方式腐败”中的山头主义和圈子文化 现实中局部地区发生的“塌方式腐败”表面上是官员廉政的集体沦陷,制度规矩的集体失范,道德底线的集体失守,党性修养的集体沦丧,深层次上则是公权力异化导致的权力失控、失序和失范。公权力的失控,突出表现为官场的整体权力不受约束,不受制约,不受监督,犹如脱缰野马,肆无忌惮,凸显权力的傲慢、霸道、嚣张和蛮横;公权力的失序,突出...
当前我国一些地区所出现的局部“塌方式腐败”,反映出两种现象:一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倡廉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显著,硕果累累;二是我国遏制腐败的长效机制尚不健全,尤其是专门维护党纪、政纪的监察机关存在一定的制度性缺陷。长远来看,健全、完善党政监察制度,是遏制腐败、避免这些地区再次出现局部“塌方式腐败”的根本途径。 监察不力是一些地区出现局部“塌方式腐败”的主因...
调查背景: 深圳是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的前沿阵地,雇员制度、公务员分类管理、公务员聘任制等改革均是在深圳率先起步。近来,围绕公务员工作、生活、思想状况的争论不断。那么,他们真实的发展状况究竟是怎样的?外界对他们的猜测是否客观准确?2014年11月,中共福田区直属机关党工委、共青团福田区委员会及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组成联合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形式,对深...
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提出了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的要求。落实好习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文明建设全面迈上新台阶,离不开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规范高效的服务环境,这就需要我们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依法治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顶层设计,法治建设的新号角已经吹响,一幅法治中国的美好画卷正在渐渐打开。顶层设计的臻备并非用来陶醉其中,更需要认真地贯彻落实,这就需要依法治国执行力的提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切实加强依法治国的执行力建设。 加强宣传发动和任务分解,提供前提保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方略,与以往不同之处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