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分析
摘要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是我国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提出的跨区域经济合作的创新模式,是新时代对古老丝绸之路的复兴计划。与其他国家提出的丝绸之路计划相比,我国的战略构想具备最佳的客观条件与更高的战略价值。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在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时,需进一步优化规划,平衡好各方面的关系,对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备好预案。这一构想具...
摘要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是我国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提出的跨区域经济合作的创新模式,是新时代对古老丝绸之路的复兴计划。与其他国家提出的丝绸之路计划相比,我国的战略构想具备最佳的客观条件与更高的战略价值。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在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时,需进一步优化规划,平衡好各方面的关系,对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备好预案。这一构想具...
摘要 从我国发展的历史来看,西部地区具有重要战略价值,西部地区的发展也一直是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倡议者,但它不可能由我国单独实现,需要与沿线其他国家充分交流合作。我们应当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依托,带动中国西部地区向西开放,加强西北省区与中亚、欧洲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的西部大开发向更高水平发展,惠及西部地...
摘要 以往各国提出的丝路计划与中国最近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很大的区别。“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古丝绸之路一脉相承,属于跨国经济带,其规模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带,远景目标是构建区域合作新模式,与周边国家形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目前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还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构想,对于该经济带覆盖的地理范围、合作领域和合作机制安排、具体实施路...
摘要 法治改革与法治建设具有全局性、关键性、战略性意义,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在全部领域的改革中,法治改革先行是其他领域改革能够规范有序实施、最终实现改革目标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人们的目光主要投放在经济领域的改革上,法治改革的步伐及具体法律的制定严重滞后,实质法治更为滞后。没有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市场经济无法长期良好运行,建立现代...
摘要 公共服务的第三方外包属于“新公共管理”范式的一种形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在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掀起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政府的潮流,强调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然而,在与西方发达国家政府运行机制存在巨大差异的中国,笔者也发现了政府开展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实例。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基本动力从本质上来自于政府面对的外部压力。在中国,地方政府间...
摘要 文化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五位一体的宏观整体上进行改革的顶层设计,并从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出发辩证施政。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在文化理念上要兼顾中西,通古开新,找到发展产业经济与普惠大众之间的平衡;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升为决定性作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升级,构建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
摘要 “中国梦”不是没有根据的空想。中国梦的实现要落实在广大人民群众有尊严的生活实践当中,即实现尊严民生。理解和实现中国梦包含着三个基本原则:个人与国家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自信与实干的统一。根据这三个原则的要求,有尊严的民生不仅仅要依靠强盛的经济,更应该把国家和民族作为个人的第一尊严,由此才能构建尊严民生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中国梦 基本原则 国家富...
摘要 明末甲申年,作为失败者的崇祯和作为胜利者的李自成的命运都是悲剧性的,二者零和式的内耗成就了满人入主中原的勃勃雄心。由于第二次国共合作及全面抗战的达成,1945年,中国抗战取得了胜利。这两段具有惊人相似之处的历史,却有着迥异的结局。在满汉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时候,明末农民军没有和崇祯达成民族统一战线,这是导致李自成和崇祯悲剧的关键原因。重温并比较这...
摘要 穷人是物质匮乏之人,而物质之匮乏来源于权利匮乏;穷人之所以贫和弱,是因为权利的缺失。为摆脱贫困而进行的努力,就是保护作为生存权的人权。因而,为了生存和有尊严地生活进行表达与行动并追求社会公正,对于穷人而言就是最大的政治。如今很多领域、很多地方都明确提出了为穷人还权赋能的主张,而还权赋能一方面要有制度设计和实施的变革,另一方面还须通过公共生活和社会...
摘要 全面深化改革要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重要领域实现突破,这需要“顶层设计”的整体规划,中国的改革开始由“摸着石头过河”进入“顶层设计”阶段,《决定》为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具体构想,为政治体制改革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在经济领域,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需要重新划分,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这是解决政治、经济、社会矛盾的主要途径。同时,国内自贸区建设符合我国具有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