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首页 > 杂志 > 学术前沿 > 第3月上期 总第 213 期 2021年3月8日电子版上线
往期回顾: 查看
二十四个重大问题研究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难点及其突破

【摘要】中国提出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而这面临着内外部诸多困难和挑战。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需从三方面同时着手:一是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提升产业链安全;二是加大需求侧改革和注重需求侧管理,平衡国民经济;三是更大力度的对外开放,借力更高水平的国际大循环。解决问题需...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逻辑、重点与主攻方向

【摘要】推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需要在依循马克思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循环逻辑的基础上,正确把握循环重点和关系,形成中国特色的经济循环逻辑。在国际循环主攻方向上,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平台打造带路经济的新循环格局,积极参与和维护与经济发达体之间的合作平台;在国内经济循环主攻方向上,巩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向好的基础,加快城市型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推进高端制造业加...

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摘要】作为中间品的生产性服务在国民经济循环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具有重要作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反映其自身专业化分工的广度与深度,还反映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协同融合与分工水平。生产性服务的提质增效有助于国民经济循环的优化与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因此,相关政策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四个方面:打破行政性垄断,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竞争;降低交易成本,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

【摘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点在于形成供需对接的循环体系,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打通国民经济循环各个环节的痛点,疏通国民经济循环各个环节的堵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难点在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内外兼顾的产业链新布局,提高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协同度,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

新发展格局下的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循环经济具有“内外均衡,一体循环”的基本特征,是遵循经济循环思想的新型经济发展方式,是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着力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可从“城市矿山”资源化利用、园区循环化改造、循环经济大数据中心建设三方面着...

完善国家物资储备体系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意义重大

【摘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基础与前提。由于面临诸多“卡脖子”问题,叠加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当前,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存在明显的脆弱性。国家物资储备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重要保障。然而,我国物资储备体系存在的储备管理协同不足、储备主体单一、能力储备滞后、资金来源渠道不广等问题,致使物资储备还...

我国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前景

【摘要】由于中美贸易争端的影响,加之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从东亚价值链的结构变动而言,在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外部不确定风险和制约因素会对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相互促进产生巨大影响。中国双循环畅通运转与东亚价值链重构相互依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需要高度重视与东亚价值链分工体系调...

以高质量绿色发展助力国内“大循环”主体格局

【摘要】顺畅国内大循环首先要完成产业领域的循环,这需要本土产业的供给与市场需求在体量和质量上的对接,而完成对接需要建立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模式。但对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存在扭曲,抑制了产业价值链攀升,阻断了创新链对产业链植入,让产业供给端在技术创新、品质提高和品牌构建等方面与需求对接变成了无水之源。因此,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从而提升以需求为导向的产业供需对接...

学术大视野

嵌入性视角下的协商民主创新发展研究

【摘要】“嵌入性”理论不仅适用于经济行为分析,对于民主政治建设分析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价值导向是坚持社会本位,深深嵌入社会网络之中,而不是脱嵌于社会。中国协商民主的嵌入性发展具有社会结构性和耦合拓展性特征。未来中国协商民主嵌入性发展的重点还需突出社会阶层整合的协商嵌入,强化社会基层治理的协商嵌入,提升协商民主嵌入性发展的制度化水...

美国印太战略演变趋势及影响评估

【摘要】特朗普政府在2019年正式颁布了《印太战略报告》,全面阐释了美国政府在印太地区的战略目标、主要威胁及实现目标的手段。不仅如此,特朗普政府还从舆论、经济和安全三大维度,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具体落实印太战略的实施。这些政策举措,对我国周边环境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但也要认识到,其政策实施也面临诸多挑战。我们应未雨绸缪,制定积极、稳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