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首页 > 杂志 > 学术前沿 > 第8期 总第 288 期 2024年4月28日电子版上线
往期回顾: 查看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与原创性贡献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不仅在科学回应农村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和丰富发展新时代党的农村工作理论等方面意义重大,也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扬中国共产党“三农”工作优良传统及丰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出了一系列原创性贡献。 【关键词】“三农”工作 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现代化 ...

二十四个重大问题研究

全球信任赤字与重建信任的中国方案

【摘要】信任是国际政治中各国关系保持稳定,促进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国际秩序、国际体系日益呈现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发展趋势,大国竞争加剧、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全球信任日益被削弱,信任赤字成为当前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应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信任赤字会破坏全球共识的达成,影响国际制度的运行以及各国...

破解全球信任赤字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摘要】在西方国际关系范式下,信任是基于基督教一神论的自我-他者的区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即便在西方世界内部,信任也需要契约的神圣化保证,欧盟就是由条约塑造而成,北约也是集体安全条约的产物。对非西方,契约是西方规范的普世化。这种西方-非西方的内外有别在“民主和平论”“文明冲突论”中表露无遗。在全球开放国际体系下,探索破解信任赤字之道,就要在“不得不的信...

世界能否在气候变化议题中积聚信任与共识

【摘要】气候变化是少有的美国、中国和欧盟三大经济体近年来都关切的议题,也是中美两国沟通交流、打破政治和外交僵局的一个重要渠道,肩负着政治和气候双重使命。不过,随着支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力量和经济情况发生变化,世界三大经济体建立的信任、达成的共识能否维继将面临考验。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历史反复证明,合作与妥协是唯一通向共识之道。中美欧有效合作为推动全球气候议程...

大国竞争下国际身份优化与国际信任重建

【摘要】当前出现大面积国际信任赤字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大国之间形成了比较稳固的战略竞争关系。国际信任本质上是社会建构而成的,一国主要国际身份的适当确定对于该国国际信任的总体状态有着决定性作用。一国国际身份具有体系性、层次性特点,其确定和调整也可以分步骤、分领域开展。从历史上看,国际危机爆发时期,大国往往会评估调整其主要国际身份,以维持国际信任和秩序。大萧条...

全球信任赤字的形成原因与生成机制

【摘要】多重因素加剧世界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全球信任赤字成为制约国际合作的重要障碍。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从偏好、行为和结构三个核心维度来看,全球信任赤字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国内工具理性思维传导,国际理性思维发展两极化;二是国家间冲突集中表现为压制性竞争和武力对抗;三是国际结构趋于安全阵营化、发展两极化、合作碎片化。三者相互作用影响,致使国际信任呈...

增进互信:中国开展全球南方地区间合作的政策支点

【摘要】在全球治理出现“信任赤字”、西方企图操弄“全球南方”概念以制约中国发展之际,探寻重建世界信任之途,夯实全球南南合作之基,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当务之急。当前,中国-东南亚合作、中国-中亚合作、中非合作和中拉合作等全球南方地区间合作持续推进,为双方奠定了良好的互信基础,但也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未来,需要发挥增进互信在中国与全球南方地区间合作中的政策支点...

泛安全化背景下的国际信任缺失与重构

【摘要】“泛安全化”现象是国际权力转移过程加速、国家间竞争和对抗加深、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重构加快、国际规则和话语权斗争烈度加剧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日渐严重的泛安全化趋势导致全球不安全感持续攀升和信任赤字逐步扩大。而信任缺失进一步加速了泛安全化趋势,形成恶性循环。重建国际信任遂成为摆脱信任缺失与泛安全化加剧恶性循环、避免国际秩序坍塌式瓦解和暴力重构的关键。重...

学术大视野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带来了新技术突破和产业变革,为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我国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工智能技术自主可控有待提升,人工智能引发的安全风险对监管和治理提出新要求,对有效保障国家安全提出新挑战。积极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要推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人工智能芯片技术发展,实现人工智能核心技...

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路径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扬弃传统生产力发展方式而形成的反映未来发展方向的生产力新跃迁。数字经济时代新质生产力的生成逻辑体现为,数据是创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生产资料、数字技术能够构筑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础、数字基础设施为新质生产力形成提供平台。在实践过程中,应从发展数字技术,引领科技迭代创新;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开辟发展新空间;增强人才储备,发挥人才赋能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