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讲话中指出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对做好“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这些重要论述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新时期农业、乡村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本网用心摘取其中的精彩“金句”,供大家学习,让我们一起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和乡村振兴的牵挂和关怀。
1.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2019年3月8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2.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
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广大农民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今年是农村改革40周年,4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2018年9月22日祝贺中国农民丰收节贺词
3.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
——2018年9月21日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4.让亿万农民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补齐农村发展和民生短板,让亿万农民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提脱离实际的目标,更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
——2018年9月21日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5.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要加快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让广大农民都尽快富裕起来。
——2018年6月12日至14日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
6.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
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8年3月8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的审议时的讲话
7.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
——2018年3月8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的审议时的讲话
8.由农民选择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
要尊重农民意愿和维护农民权益,把选择权交给农民,由农民选择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可以示范和引导,但不搞强迫命令、不刮风、不一刀切。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
——2016年4月25日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的讲话
9.扶贫必扶智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2015年10月l6日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10.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
党中央十分关心广大农民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促进农村发展。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2015年6月16日至18日在贵州调研时的讲话
11.要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要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在一些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突出抓好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3个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建设,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015年3月9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12.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2015年1月19日至21日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13.解决好厕所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标志性意义
解决好厕所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标志性意义,要因地制宜做好厕所下水道管网建设和农村污水处理,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要深化城乡统筹,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2014年12月13日至14日在江苏调研时的讲话
14.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农业是安天下稳民生的战略产业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农业是安天下稳民生的战略产业。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必须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粮食安全要警钟长鸣,粮食生产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要常抓不懈
——2014年5月9日至10日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
15.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谁来种地”这个问题,说到底,是愿不愿意种地、会不会种地、什么人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核心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2013年12月23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6.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既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保障,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任务。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013年12月23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7.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
——2013年12月23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8.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
——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
19.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
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013年7月21日至23日在湖北考察改革发展工作时的讲话
20.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
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力度,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的扶持力度,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城乡区域共同繁荣。
——2012年12月7日至11日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人民论坛网于洪清 整理)
